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杨则民

杨则民

【生卒】:1893~1948

【介绍】:

一名寄玄。浙江诸暨人。就读于浙江第一师范时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。后因从事地下革命活动两次入狱。狱中不禁医书,遂研读中西医籍,即致力于医,悉心研究《内经》、《伤寒论》等,旁及数理、哲学,学识渊博。曾任教于浙江中医专门学校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中医学研究,撰有《内经哲学之检讨》,驳斥余岩攻击中医之作《灵素商兑》。指出:《内经》的思想方法即辩证法。并从哲学高度论述了中西医体系之不同。认为中西医学应“挹彼注兹,各得其所”扬长弃短。编有各种讲义20余种。未出版之手稿尚有《医林独见》、《诊余随笔》、《医学杂记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①五治法之一。对于病邪深伏,临床表现复杂的病证,应求其脏腑阴阳所属而治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,热之而寒者取之阳,所谓求其属也。”②连续不断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余哀其不给而属

  • 暴病

    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指急而重的病症,亦可指急性病、新发病。

  • 手背丫

    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。即手丫发。见该条。

  • 气消

    指气机失常而属于气消损耗散者,为《内经》九种气机失常病证之一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悲则心系急,肺布叶举,而上焦不通,荣卫不散,热气在中,故气消矣。”高士宗《黄帝素问直解》注:“悲则心气饼于肺,故心系急

  • 初生拭口

    又名拭口法、拭秽法。古人认为小儿初生,必须先以绢裹指,拭净口中秽液,“若不急拭,啼声一发,即入腹成百病”(《千金要方》)。历代医著均有类似的记载。在临床上婴儿开始呼吸前,应清除口咽内的粘液,亦可倒提婴

  • 虞天民

    【介绍】:见虞抟条。

  • 四淫

    病名。足部肿疡之一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四。由气血亏损,湿毒下注而成。其症趾缝间肿痒流水,足底发热。如红肿热痛,溃破流脓者,属湿热偏盛;色白漫肿,痛不溃脓者,为阴寒凝结。湿热盛者宜宣通壅滞,内服仙方活

  • 蔽心骨

    骨名。又名心蔽骨、鸠尾骨。详鸠尾骨条。

  • 温补肾阳

    详温补命门条。

  • 白胡椒

    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胡椒药材之一种,详胡椒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