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多因情志不舒,气机郁结所致。《丹溪心法·六郁》:“气郁者,胸胁痛,脉沉涩。”《证治汇补·郁证章》:“气郁,胸满胁痛,噫气腹胀。”治宜行气解郁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气源流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端所。松江(今上海市松江)人。以医术闻名,生平爱好藏书,家有藏书数万卷。撰有《医林统宗》、《伤寒备览》,皆佚。
治疗胃阴不足的方法。临床用于饥而少食、脘腹不舒、口干唇燥、大便秘结、舌红少苔、脉细数等胃阴虚证候。常用方如益胃汤。常用药如北沙参、麦冬、石斛、玉竹等药。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海带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第十胸椎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背与心相控而痛,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,……。”王冰注:“当脊十椎下并无穴目,恐是七椎也。”后人多释为七椎至阳穴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仙茅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系指咽喉迅速肿起闭塞。《医学纲目》卷十五:“治急喉闭,逡巡不救者:蠡鱼胆,腊月收,阴干为末。每用少许,点患处。”参见紧喉风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中秀条。
【介绍】:见赵术堂条。
病名。《经效产宝》:“产后瘀血,与气相搏,名曰瘕。谓其痛而无定处,此因夙有风冷而成,轻则否涩,重则不通。”《校注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二十:“前症(指产后血瘕)乃寒邪乘客,气血壅结,此因气病而血病也。常补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