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囟之别称。出《奇效良方》。婴幼儿元气充实者则脑后顶门坚实而矫健。
出《吴普本草》。为白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霍乱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普济方》卷三百五十八。即手冷、足冷、气冷、唇冷、面冷。为初生儿全身阳气衰竭的危象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牛蒡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医鉴》1卷,已佚。
见医宗撮精、折肱漫录合刊条。
郁证之一,见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。因风邪侵袭,郁而不散所致。症见头痛目胀,项背拘急,鼻塞身重,皮膜顽麻,瘾疹瘙痒,或恶寒壮热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十八:“风邪袭人而郁,头痛目胀,鼻塞声重者是。”治宜疏散
经穴名,代号LR80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足厥阴肝经。合(水)穴。位于膝内侧横纹头,股骨内侧髁的后缘,半腱肌、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,屈膝取穴。布有隐神经,膝最上动脉,前方为大隐静脉。主治少腹痛,小便
农历六月。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:“脾主长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