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提气法

猜你喜欢

  • 眼小睫

    见《叶氏眼科方》。指外眦。详该条。

  • 蛲疳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八。五疳之一。详五疳条。

  • 脓疥

    病名。出《疡科选粹》卷六。多因生疥疮搔抓破皮,继发感染作脓,或湿热蕴毒所致。皮损形如豆粒,顶含稠脓,痛痒相兼。治宜内服秦艽丸,外搽蛇床子散。

  • 万全木通散

    《医学入门》卷三方。木通、滑石、赤茯苓、车前叶各一两,瞿麦五钱。为末,每服四钱,水煎服。治阴虚为阳所凑,膀胱积热,小便难而黄。

  • 大茶药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钩吻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掖间

    经外奇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掖门。见该条。

  • 表热里寒

    指表有热而里有寒的证候。如平素脾胃虚寒,又感外邪。症见发热无汗、头痛咳嗽、大便溏泄、小便清长,舌淡胖,微黄浊苔,脉浮缓。

  • 杏参

    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荠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卫气同病

    表邪入里化热,气分的热势已盛而卫分证仍未消除的病证。症见壮热、口渴、心烦、汗出,伴有恶寒、身痛,舌苔薄白微黄或黄白相兼。治宜清热解表,表里两解。

  • 攀睛

    病名。见《原机启微》。即胬肉攀睛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