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损娠

猜你喜欢

  • 坏病

    病名。指伤寒病重证。可因治疗失当引起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三日,已发汗,若吐,若下,若温针,仍不解者,此为坏病。桂枝不中与之也。观其脉证,知犯何逆,随证治之。”《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篇》

  • 体仁汇编

    丛书名。5卷。明·彭用光编。刊于1549年。卷1~2《太素运气脉诀》;卷3《叔和脉诀》;卷4《十二经络脏腑病情药性》;卷5《试效要方并论》。其中《太素脉缺》收罗较全,然颇多糟粕。《试效要方》所选方剂,

  • 小水杨梅

    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石龙芮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冷烂

    眼弦之“秋冬烂者为冷烂”(《银海精微》)。系土衰不能化湿所致。宜温阳化湿,可用苓桂术甘汤之类加减,外用碧天丹熏洗。睑厚者可洗。

  • ①肌肉的纹理。见肌腠条。②旧度量衡,十厘等于一分。

  • 手太阳之别

    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太阳络脉,见该条。

  • 陈珣

    【介绍】:见陈元赟条。

  • 大毒

    指药物的气味性能最猛烈者。如大黄之泻下,麻黄之发汗,瓜蒂之催吐,均属猛烈之品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大毒治病,十去其六。”

  • 倒地拱

    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防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小便数

    证名,出《灵枢·经脉篇》。又称小便频数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