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陈稚泉《妇科心得》。即经行先后无定期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为紫贝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系患疫喉而肺经积热,火灼阴伤所致之咽喉溃烂而失音者。治宜泻火解毒、养阴润燥。可选用养阴清肺汤加减。外吹冰硼散于溃烂处。忌辛辣炙煿等物。参见疫喉条。
病名。出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。由风毒邪热搏于血气而发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六:“紫色胀属心经火,热甚血壅肿硬疼,舌肿满口宜针刺,血色紫重色红轻。”症见其舌紫胀肿满,疼痛强硬不语,心中烦闷等。治宜清心凉血
出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。指病人托着胸部仰面太息,这是肺气壅塞的被迫动作。
指麻疹疹出不透,隐隐于皮肤之内者。清·马之骐《疹科纂要》:“麻疹正出之时,时有时无,欲出不出,如物影之摇动,谓之影疹。”治以透疹为主,宜升麻葛根汤、化斑汤,其影疹不日即出。如小便不通而热甚者,宜四苓汤
见《青海药材》。为车前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纲目》。又名麻虫、苍耳虫。为寄居于菊科植物苍耳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。解毒。治疔肿,无名毒肿,恶疮,痔疮。以香油浸渍,用时取适量捣烂外敷患处。
病证名。指阳气虚衰而致的发热。见《丹溪心法·发热》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阳虚者,亦能发热,此以元阳败竭,火不归源也。”《医碥》卷一:“阳虚谓肾火虚也。阳虚应寒,何以反发热?则以虚而有寒,寒在内而格
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三方。犀角。用竹沥二合磨浓汁,量儿大小,分减服之,日三至四次。治小儿心热,惊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