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抱轮红

猜你喜欢

  • 如神三生散

    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》卷下方。露蜂房、蛇退皮、头发(洗净)各等分。三味烧灰存性,研细,酒调三钱。治诸疮疼痛,不变肉色,漫肿光色,名曰附骨痈。

  • 湿嗽

    病名。指咳嗽由湿邪伤脾引起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:“湿嗽,湿伤脾也。其脉濡细,必兼骨节烦疼,四肢沉重,或有汗,小便不利,痰多,宜白术汤、白术丸。”参见伤湿咳嗽、感湿嗽、湿咳条。

  • 气痢丸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五方。诃子皮、陈皮、厚朴各五钱。为末,炼蜜为丸,每服三十丸,米饮送下。治气痢。

  • 三片风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地蜂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辨证

    辨析疾病证候。为辨证论治的基本环节之一,参见辨证论治条。

  • 舌祟

    病名。多由心脾火旺上攻所致。症见舌上生疮,吐出口外,上结黄靥,难以饮食。治宜清热凉血,泻火解毒。方可选用五味消毒饮、犀角地黄汤、导赤散等加减。参见舌上疮条。

  • 能近怯远症

    病名。指视近物清晰而视远物模糊之病证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又名能近视不能远视、近视、目不能远视、视近怯远症。可由先天不足,习惯不良,劳瞻竭视等所致。眼外观正常,视近物清晰,视远物则模糊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

  • 吐利

    出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。指呕吐、下利并见。后世将卒暴呕吐下利、躁扰不安者,称为霍乱。仅见呕吐下利,病程缓慢者,称为吐利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成无己云:若止呕吐而利,经谓之吐利是也。上吐下利,躁扰烦乱

  • 野里牙

    (?-1330)元医官。一译也里牙。西域拂林(东罗马)人。爱薛长子。任太医使,一度因赃罪除名。致和元年(1328年)又复命为太医使。至顺元年(1330年)封秦国公、崇福使。同年因宫廷倾轧被侏。

  • 指压行气法

    行气法之一。亦称按压行气法。指用手指按压针刺穴位的前后来控制针感传导的方法。金·窦汉卿《金针赋》:“按之在前,使气在后,按之在后,使气在前。”即要使针感向上,可用手指按压针刺穴位的下方,“闭其下气”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