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绛梨木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秋鼠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地不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同脾阳虚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盛端明条。
病名。多由痰火互结上攻所致。《脉因证治》:“耳接,耳边项上之块核。”治宜内服温胆汤加减。或外出以五倍子、白芷等分为末,蜜调敷。
见方氏脉症正宗条。
即房劳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精液稀少。见《辨证录·种嗣门》。又称少精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高濂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系心经实火所致。《审视瑶函》:“此症大眥之间生一漏,时流血而色紫晕。”参见漏睛疮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