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指少阳。《素问·阴阳类论》:“一阳者,少阳也。”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:“少阳独至者,一阳之过也。”②三阳经联合之称。《素问·阴阳离合论》:“是故三阳之离合也,太阳为开,阳明为阖,少阳为枢,三经者,不得
病证名。指咳嗽由痰郁火邪引起者。《明医杂著》卷二:“火郁嗽,为痰郁火邪在中,宜开郁消痰。用诃子及香附、瓜蒌仁、半夏曲、海石、青黛、黄芩为末,蜜调为丸。噙化。”又:“若因肺胃蕴热、痰气不利,宜用前药。若
《医醇賸义》卷二方。天门冬、紫河车、人参、茯神、黄芪、当归、丹参、柏子仁各二钱,白芍药一钱,远志(甘草水炒)五分,莲子(去心)二十粒。水煎服。治心劳,营血日亏,心烦神倦,口燥咽干。
证名。指胃气虚弱而致自汗之证。《张氏医通·杂门》:“胃虚水谷气脱散者,汗自出,必气虚少食。”治宜补气运脾丸。参见自汗条。
【介绍】:见莫伯盛条。
证名。多由火毒炽盛,疫毒薰灼肺经,致鼻孔干燥,黑如煤。治宜解毒、泻火。可选用清瘟败毒饮加减。
气功功法。通过吐纳以引动“内气”运行,增强生理机能的一种静功锻炼方法。见于明《道藏·太清调气经》。其功法为:在闲暇时,取静室无人处,散发、宽衣、覆被、正身仰卧,舒展两手,即行调气,以鼻行气,以口吐气。
脏腑相合之一。心与小肠在生理上相互配合,在病理上互相影响。心主血,小肠主泌别清汁,奉心生血。心热下移小肠,可出现小便赤涩或尿血;小肠实热,每见心烦、口舌糜烂。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脉互相络属,一脏一
筋膜。《灵枢·邪客》:“地有林木,人有募筋。”
病证名。不孕症型之一。《叶氏女科证治》:“妇人血虚经滞,蓄积不行,小腹疼痛,久不成胎,宜五物煎(当归、熟地、白芍、川芎、肉桂)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