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总治十六般哮喘方

总治十六般哮喘方

婴童百问》卷六方。阿胶(蛤粉炒)、马兜铃、炙甘草半夏(姜汁浸三日,炒)、杏仁(去皮)各一两,人参五钱。为末,每服一钱,水煎临卧食后服。治咳嗽哮喘。若心嗽面赤或汗流,加葛根煎服;脾嗽不思饮食或恶心,加生姜二片煎服;胃嗽吐逆呕酸水,加蛤粉煎服;胆嗽令人不睡,用药半钱,茶水调下;肺嗽上气喘急,加桑白皮煎服;膈嗽出痰如圆块,加生姜自然汁调药咽下;劳嗽,加秦艽末煎服;冷嗽天晚嗽甚,加葱白三寸煎服;血嗽连频不住,加当归大枣煎服;暴嗽涕唾稠粘,加乌梅、生姜煎服;产嗽背胛痛,加甘草三寸,黄醋少许煎服;气嗽肚疼胀满,加青皮煎服;哮嗽声如拽锯,加半夏二枚煎服;肾嗽时复三两声,加黄芪饴糖煎服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虚则补之

    针灸治疗法则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指正气虚弱,体质较差者,用补的手法治疗。详针刺补泻法。此原则亦用于方药治疗。

  • 清心

    又称清心涤热或清宫。是治疗热性病邪入心包的方法。热入心包,症见神昏谵语、高热、烦躁不安、舌质绛、脉细数,可用清宫汤使心包热邪向外透达而解。

  • 活人无比散

    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六。即无比散,见该条。

  • 五柴胡饮

    《景岳全书·新方八阵》卷五十一方。柴胡一至三钱,当归、白术各二至三钱,熟地黄三至五钱,炒白芍一钱半,炙甘草一钱,陈皮酌用或不用。水煎,食远服。治伤寒,疟疾,痘疮因中气不足,外邪不散者。

  • 王畸叟

    【介绍】:见王履条。

  • 潘涛

    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上高(今江西上高)人。世代以医闻名,著有《医学绳墨》一书,已佚。

  • 杨文德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乐平(今江西乐平)人。攻医学,曾任职太医院。后于1398年返回原籍。著有《太素脉诀》1卷、《医术》20卷,已佚。

  • 虾钳草

    ①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为枫香寄生之别名。②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金盏银盘之别名。③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豨莶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神明

    ①指神或精神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心者,君主之官也,神明出焉。”②指日月星辰。《素问·五运行大论》:“论言天地之动静,神明为之纪。”

  • 重舌风

    病名。即重舌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