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《重楼玉钥》卷一:“是症,或生左,或生右,亦有肿上舌来,不能饮食者。甚则将帝中挤往一边。”参阅双燕口风条。
同身寸之一。以患者本人两口角间宽度为1寸量取穴位,故名。《肘后备急方》救卒客忤死方:“又方,以绳横度其人口,以度其脐,去四面各一处,灸各三壮。”又《千金要方》:“风眩……灸法,以绳横度口至两边,既得口
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字子林。瓯宁(今福建建瓯)人。精痘疹专科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一方。栝蒌仁一两,青黛三钱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含化。治伤酒而致的湿痰作嗽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。即妊娠泄泻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,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眉冲,见该条。
即十二经脉。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水龙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虻虫之别名,详该条。
蛔虫。古文献中的蛕、蚘,均为蛔的异体字。参见蛔虫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