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心愦愤(kuì 愧)

心愦愤(kuì 愧)

症名。出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。愦,昏乱之意。心愦愦是形容心神昏乱不能自主之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筋疳

    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即肝疳。见该条。

  • 得政

    运气学说术语,见《类经图翼》。阴干所统之年岁运不及,虽司天之气为岁运所克胜,但由于岁运不及,其气衰弱,不能克胜司天之气,于是司天之气不受克而得主其政,称为“得政”。如乙巳年金运不及,虽司天的厥阴风木为

  • 三家医案合刻

    书名。3卷。清·吴金寿刊刻于1831年。本书汇萃苏州名医叶桂、薛雪、缪遵义三家医案,所选大多证治熨贴,议论中肯。本书收入《中国医学大成》中。

  • 归来

    ①经穴名。代号ST29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溪穴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腹部,脐下4寸,旁开2寸处(《针灸甲乙经》、《千金要方》)。一说“去腹中行当各三寸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髂腹下神经,外侧有腹壁

  • 汪伯期

    【介绍】:见汪继昌条。

  • 火热迫肺

    即心火炽盛,灼伤肺阴。参见火盛刑金条。

  • 白肉

    在掌(或跖)与指(或趾)腹(阴)面的肉,与其背(阳)面的肉相对而言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脾足太阴之脉,起于大趾之端,循趾内侧白肉际。”

  • 人参升胃汤

    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六册方。黄芪二钱,陈皮、人参、炙甘草各一钱,升麻七分,柴胡、当归身、益智仁各五分,红花少许。水煎,食前服。治大便日三、四次,溏而不多,有时泄泻肠鸣,小便黄者。

  • 痘诀余义

    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。

  • 穴位贴敷疗法

    应用对皮肤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腧穴或病变部位,使之局部充血或起泡的治疗方法。《针灸资生经》:“治疟之方甚多,……乡居人多用旱莲草推碎,置于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,以古文钱压之,系之于故帛,未灸即起小泡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