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跟骨。为跗骨中最大的一块,位于足后,有强大的肌腱附着。
证名。指表热、里寒症状同时存在。见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。多因本体虚寒,外感温邪所致。详见表热证、里寒证条。
病证名。指眩运因风痰结聚胸中,壅遏清阳所致者。《医碥·眩晕》:“痰涎随风火上壅,浊阴干于清阳也,故头风眩晕者多痰涎。”《儒门事亲·风门》:“凡头风眩运,手足麻痹,胃脘发痛,心腹满闷,按如水声,可用独圣
【介绍】:见胡文涣条。
体表部位。①指腹的下部,位于脐与骨盆之间。又称小腹。《灵枢·经脉》“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俛仰,丈夫疝,妇人少腹肿。”②指脐下腹部两旁(见《伤寒直格》卷上)。
见痧法备旨条。
出《救荒本草》。为金针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陈良佑条。
见《中草药通讯》(12):6,1976。即法罗海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蛇床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