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即玉梁骨伤,详该条。
眼科手术方法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用小锋针或三棱针刺、刮瘀滞(参见劆法条)。古代用于蟹睛疼痛,突起睛高等症的治疗。针破以减轻胀痛,以助内治法之不足。本法现已不用。
指眼球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目睛斜视倒目者何也?答曰:肝经受风邪所牵。”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白花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参见痧痘集解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四。又名胎毒发丹、赤游风。小儿丹毒之一,系因胎毒内伏,与血相搏而风乘之,或常穿烘衣,或母乳内热助邪所致。初发赤肿光亮。发于头面、四肢,或延及胸腹,色赤游走不定。由腹、背传四肢者顺
热性病治法之一。有清热解表、清热解毒、清热解暑等。详各条。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桃茎白皮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朱巽条。
病证名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此症谓上下胞渐自紧小,甚则小如枣核,眼将合矣。盖膏液耗尽,筋脉急缩故也。若治而小者,治之之过,乃皮宽睫倒,只夹外而失内理,后则复倒复夹,遂尔肉焦血损,目络不舒而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