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广扁线

猜你喜欢

  • 生地黄

    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鲜生地,详该条。

  • 冯国镇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河南洛阳人。长于小儿科,九十余岁时,仍很健康。著有《痘疹规要》、《幼幼大全》等书,皆佚。

  • 伤寒六经纂要辨疑

    书名。4卷。明·童养学纂辑。刊于1632年。编者将陶华《伤寒六书》予以重纂删订,编次较为明晰。卷1总论;卷2~3分述伤寒及温热病证;卷4治法、方剂。全书对陶氏有关伤寒、温热病的学术经验,作了比较系统的

  • 大肠移热于胃

    食亦的病理之一。《素问·气厥论》:“大肠移热于胃,善食而瘦,又谓之食亦。”王冰注:“胃为水谷之海,其气外养肌肉,热消水谷,又铄肌肉,故善食而瘦,又谓之食亦者,谓食入移易而过,不生肌肤也。”

  • 木香破气散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二方。香附四两,乌药、姜黄各二两,炙甘草、木香各五钱。为末,每服二钱,盐汤送下。治中焦气滞,脘腹刺痛。

  • 痰嗽

    病名。一名痰咳。指痰盛致嗽。见《济生方·咳嗽》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:“痰嗽,嗽动便有痰声,痰出即嗽止也。其脉浮滑,必兼胸膈满,痰涎多,或寒热交作,面浮如盘。缘湿痰在胃,上干于肺也。宜半瓜丸

  • 阴中之太阴

    ①指肾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阴中之太阴,肾也。”②指两足之三阴经络。《灵枢·阴阳系日月》:“足之阴者,阴中之太阴也。”

  • 血虚经行后期

    病证名。属经行后期症型之一。多因素患失血,或大病、久病,或产乳过多,耗伤阴血,以致血海空虚,冲任不足,胞宫不得按时满溢,导致月经过期而来。症见经期错后在七、八天以上,血量较少、色淡,面色萎黄,皮肤不润

  • 内昆仑

    经穴别名。①出《普济方》。即太溪,见该条。②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昆仑,见该条。

  • 大蓟饮子

    见《东医宝鉴·内景篇》卷二。即大蓟散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