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导引行气

导引行气

养生术语。始见于《灵枢·病传篇》:“或有导引行气乔摩、灸、熨、刺、焫、饮药之一者。”参见导引及行气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爱薛

    【生卒】:?~1320?【介绍】:元大臣。祖籍拂林(东罗马)人。通西域语,工星历、医学。中统四年(1263年),掌西域星历、医药二司事,后改“广惠司”,仍命领之。大德元年(1297年)授平章事。元仁宗

  • 金匮玉函经

    书名。8卷。系东汉·张仲景所撰《伤寒论》的古传本之一。1066年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,与宋本《伤寒论》同时刊行。其内容与《伤寒论》基本相同,但体例编次不同。前6卷论述病证和治法为主;后2卷介绍治疗方剂

  • 五味所合

    即五味与五脏相宜之意。《素问·五藏生成篇》:“心欲苦,肺欲辛,肝欲酸,脾欲甘,肾欲咸,此五味之所合也。”参五味所入条。

  • 凌云骨伤

    病名。指前额部骨折伤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损伤后多致皮破,面目浮肿,若内损血瘀,则呕吐,鼻衄,昏迷、面黄、身软、周身虚浮、烦渴、胸痛、饮食少进。治宜止血开胃,消瘀定痛,内服疏血丸,外用五加皮汤熏洗

  • 足胻肿

    证名。指足及小腿浮肿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脾脉搏坚而长,其色黄,当病少气;其耎而散,色不泽者,当病足胻肿,若水状也。胻,与胫同。参见胫肿、脚肿、水肿各条。

  • 单肉蛾

    病名。即乳蛾发于一侧者。见《冯氏锦囊秘录》卷六。见乳蛾条。

  • 香附旋覆花汤

    《温病条辨》卷三方。生香附、旋覆花(绢包)、苏子霜、茯苓各三钱,陈皮二钱,半夏、薏苡仁各五钱。水煎,分三次服。治伏暑湿温胁痛,或咳或不咳,无寒但潮热,或寒热如疟者。若腹满加厚朴;痛甚加降香末。

  • 大雷头风

    病名。指雷头风病势较剧者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但头痛倏疾而来,疼至极而不可忍,身热目痛便秘结者,曰大雷头风。”详雷头风条。

  • 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四。痢疾的简称。《痢症三字诀》:“古名肠澼,又曰滞下,今名曰痢,以其下利而不爽也。”详痢疾条。

  • 肺热

    病证名。五脏热之一。又称肺气热。多由外邪侵肺化热所致,亦可由内热引起。症见咳嗽,痰黄粘稠,或喘促,或咳吐脓血,胸痛,或恶寒发热,舌红苔黄或黄腻,脉数或滑数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肺热病者,先淅然厥,起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