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南宋医生。生平不详。著《瘴论》2卷。
病证名。黄兴德《胎产集要》:“胞胀不下,因败血流入胞中,即胀大。”治法参见胞衣不下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系生于足三里穴处之痈疽。多由劳损伤筋,胃热壅结而成。初肿形如牛眼,拘急冷疼,其色青黑,渐增肿痛,一般五、七日破溃,出紫血,次出稀脓。宜内服加味三星汤,外用太极黑铅膏。余参见外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即赤石脂,详该条。
出《卫生易简方》。为牛蒡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又名《眼科统秘》。1卷。清代作品。撰人、撰年均不详。书中简略记载了若干眼科病的症状与治疗方剂。本书收入《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》中。
病症名。因暴力致使伤筋发生翻转之症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七。即伤筋。详该条。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即向日葵花托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蒋维乔条。
病名。戴武承《女科指南集》:“死产者,临产时胎死腹中也。”参见胎死腹中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