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善之一。口和不渴,小便清长者为肾善(见《外科正宗》)。
①胎的别称。②指母体中培育胎儿生长发育的元气。如胎元不足,可致早产、小产等症。③指胎盘。《证治准绳·胎元散方》:“用胎元一具,焙干为末,加麝香小许,治痘疮气血俱虚不起发。”
病名。见《中医临证备要》。即痱疮。详该条。
见《要药分剂》。为芦笋之别名,详该条。
同腮。《灵枢·杂病》:“顑痛,刺手阳明与顑之盛脉出血。”
小儿体质的特点。详纯阳之体条。
病证名。指感受痧气而致胸腹胀痛。《症因脉治·腹痛论》:“痧胀腹痛之症,忽尔胸腹胀痛,手足厥冷,指甲带青,痛不可忍,不吐不泻,或吐或泻,按之痛甚,俗名绞肠痧,此即痧胀腹痛之症也。”多因受寒、阻湿或感厉气
【介绍】:明末清初医家。字六苍。江苏琴川(常熟城内)人。长于痘科,主张审证处方要随时变易,参照古人之说而不泥古。曾采集过去诸名家之说,由博返约,著成《痘科约囊》一书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牛角,详该条。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石吊兰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