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妊娠腹痛

妊娠腹痛

病证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》。亦名胞阻妊娠小腹痛子痛。指孕妇发生小腹部疼痛的病症。多因虚寒血虚气郁胞脉气血运行失畅,或血虚胞脉失养所致。虚寒者,小腹冷痛,得热痛减,宜温经散寒,用艾附暖宫丸;血虚者,兼见头痛目眩小腹绵绵作痛,喜按,宜养血止痛安胎,用胶艾汤;气郁者,兼见脘腹胀满烦躁易怒,宜舒肝解郁,用逍遥散

猜你喜欢

  • 锈铁棒

    见《新疆药材》。为锁阳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火伤风

    病名。感冒之一种。伤风而见燥火证候者。《类证治裁·伤风》:“火伤风,火郁燥嗽咽痛,甘桔汤加薄荷、玄参、黄芩、前胡、花粉。”详风热感冒、热伤风条。

  • 陆道元

    【介绍】:明儿科医家。字南旸。云间(今上海松江县)人。少业儒,后改习医。熟谙家传“翁仲仁《痘疹金镜录》”,讲究潜玩,按之施治,并参酌时宜,活人甚多。后又以己验添翁氏书中之未备,成《痘疹金镜录补遗》3卷

  • 一周

    ①指卫气在人身运行一个周次。《灵枢·卫气行》认为卫气在人身日行于阳二十五周,夜行于阴二十五周。以日行于阳为例:从足太阳膀胱的起点睛明穴开始,环周于六阳经而终于肾经,复合于睛明,称为一周。②《难经·一难

  • 清上瘀血汤

    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六方。羌活、独活、桔梗、苏木、大黄、连翘、枳壳、当归、栀子、黄芩、川芎、桃仁、赤芍药、甘草、生地黄。水煎,和老酒、童便服。治膈上被伤者。

  • 素问直解

    书名。又名《黄帝素问直解》。清·高世拭撰于1695年。9卷。作者鉴于《素问》一书虽有多种注本,但往往有“义意艰深”或“字句文义重复”、“以讹传讹”的缺点,为了“直捷明白,可合正文诵读”,故校订《素问》

  • 平旦

    指寅时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平旦至日中,天之阳,阳中之阳也。”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心病者,……平旦静。”详十二时条。

  • 本而标之

    治则术语。出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。指标病与本病并见时,一般先治其先发病(本),后治续发病(标)。王冰注:“本而标之,谓有先病,复有后病也。以其有余,故先治其本,后治其标也。”

  • 胎前损身

    病症名。出凤林寺《女科秘宝》。指胎伤腹痛漏血,应按胎动不安治疗。如见面赤,口唇焦,指甲色黑者,为胎已死,可用兰石散下之(滑石粉适量,蜜半盅,麻油半盅,开水调服)。

  • 弄舌

    ①病证名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又名蛇丝惊。即患儿舌头频频外伸,随露随收,并上下、左右掉弄如蛇舌者,与久露不收的吐舌有别。在温热病过程中往往见之。明·方贤《奇效良方》:“夫弄舌者,脾脏微热,今舌络微紧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