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一。即涌泉疽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,见清·文叔来《慈幼便览》。多由脾虚不振,运化失常,水湿不化,聚而生痰,痰湿下注,并走肠间而成。证见泻无定时,质稠而粘,并有神疲乏力等。治宜健脾化痰,用神术散加茯苓、半夏。
①又称常脉。即正常的脉象。亦即脉来有胃气、有神、有根。②即辨别脉象。
书名。4卷。清·蔡宗玉辑,林昌彝补方。刊于1873年。蔡氏以分经辨证论述伤寒在临床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。每一证候采用归纳《伤寒论》原文等形式,介绍发生诸证的病因、病理和治法;并根据兼症、脉象的不同,
【介绍】:见李守钦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野甘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朝魁条。
维族医学著作。作者及著作年代不详。文献记载了当时该地区常见的一些皮肤病病名。如脓肿、结节、癞、疥、癣,以及怀胎、流产等。收载维医常用药如酥油、葡萄酒、石榴、茜草、胡椒、小豆蔻等。内容简单,未涉及理论,
出宋·孙用和《传家秘宝脉证口诀并方》。即砒石。详该条。
眼科病证。见《银海指南》卷二。指翳之色白而淡薄者。详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