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李肇《国史补》。为麦饭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温疫论》卷上方。柴胡、黄芩、陈皮、甘草、当归、白芍药、生地黄、天花粉、知母。加姜、枣,水煎服。治温病下后,重亡津液,里症未尽,而表有余热者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卷柏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痧证之一。《痧症全书》卷中:“铁痧,头面手足十指如锅煤色不治,以血凝也,或用火酒擦身法,委中刺出紫黑血两茶杯,竟有立愈者。”参见痧、痧气条。
是对阴血亏虚感冒的治法。症见头痛、身热、微恶寒、无汗,舌嫩红,少苔,脉濡数等,处方由养血药与解表药组成,如葱白七味饮。
见春温三字诀及三字经合编六种条。
针具名。出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。指形如铍针的砭石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墓头回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出《赤水玄珠》。指月经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