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因胃火所致之牙痛。多因阳明痰火内伏,或过啖辛辣炙煿、醇酒厚味,致风火痰毒上攻牙齿而痛。症见龈肿口臭,便秘脉滑,患牙得凉痛减。治宜清热、涤痰、泻火。可选用黄连温胆汤、黄连解毒汤等加减。参见牙痛
【介绍】:见祁宰条。
即胆气不足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即红丝疔。见该条。
证名。指婴儿饮乳过多而溢出的症状。亦称呕乳。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辛味甘味的药物能发散,其药性属阳。如桂枝、防风的性味辛甘,能发散解肌。
①五疳之一。又名骨疳、急疳。多系先天不足,禀赋虚弱,患有解颅、鹤膝、五迟等病;复因嗜食甘肥,不知节制,以致脏腑伏热,津液耗伤,日久肾阴枯涸而成。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载肾疳“其候上热下冷,寒热时作,齿断
【介绍】:西汉时期人。父为世医,楼护年少时曾研读医书,后又投身政界。
见《闽东本草》为秋鼠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中西医汇通派的简称。详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