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指筋痿。《医宗必读·痿》:“肝痿者,筋痿也。”详筋痿条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即夏枯草,详该条。
眼的部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廿八。又名白眼、白仁、白珠、白轮、眼白。包括今之球结膜与巩膜。前端与黑睛紧连,共组成眼珠外层。彼此病变常牵累。白睛内应于肺,为五轮中之气轮,肺与大肠相表里,故白睛疾患常与肺
书名。即《古方新解》的增注本。详古方新解条。
【介绍】:见魏荔彤条。
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》卷中方。大黄半两,金铃子、木香各三钱,朴硝二钱,轻粉少许。为细末,每服三至四钱,食后柳白皮煎汤调下,微利为度。治暴热,心肺上喘不已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秦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荭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不居集》卷十五。即肺胀。详该条。
又称断针。指针刺时针体发生折断的现象。《针灸聚英》:“折针,本草云,医工针人而针折在肉中不出。”多由针身伤蚀,操作粗猛,体位变动或外力碰撞所致。针折后,患者应保持原体位,如断端尚在体外,可即拔出;如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