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对针刺特别敏感的人。这种人接受针刺或电针时,沿经络循行路线出现感传现象或皮肤反应,十二经脉中有六条经以上出现全经传导,其余的感传也通过肘膝关节以上,即称经络敏感人。通过大量普查,各地陆续发现这类敏感
即少阳,以其为生气之首。故名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大蓟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脾气、脾阳不足所出现的证候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五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脾胃经虚实寒热证治》:“脾虚寒病,泄泻,腹满,气逆,呕吐,心烦不得卧,肠鸣,虚胀,饮食不消,劳倦,虚羸,喜噫,四肢逆
【介绍】:参见唐玉书条。
见医学举要条。
病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即黑水凝翳内障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逢吉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西番莲别名,详该条。
见遂生福幼合编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