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经逢原》。为葎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黄花远志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颅囟经》:“初生小儿一月内,乳利如血,是母胸有滞热所作也。”治宜清除滞热,用荷叶蒂、黄连煎服。
古刺法名。十二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恢刺者,直刺傍之,举之前后,恢筋急,以治筋痹也。”指治疗筋肉挛急痹痛一类病症的针刺方法。其法将针直刺在拘急筋肉之傍侧,并或前或后提插运针,以舒通经络,恢复拘急。
病名。即食瘥的俗称,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详心瘥、食瘥条。
病证名。五脏郁证之一。《赤水玄珠》卷十一:“肾郁者,小腹微硬,精髓乏少,或浊或淋,不能久立。治宜肉桂、茯苓、小茴香。”参见五脏郁条。
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即人中黄,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胆矾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昆明郊区药用植物的初步调查报告》。为金铁锁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丹溪心法》卷五。即达生散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