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天柱疽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丹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字元素。精医术,治病效果较好。重视辨证论治,主张“治风先治脾,治痰先治气。”

  • 豆斑蝥

    见《国药的药理学》。为葛上亭长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乌倍散

    见《外科真诠》。草乌五钱,白芷一两,龙骨一钱五分,五倍子四两。先将前三味搥碎,入五倍子同炒焦,只用五倍子研细,香油调刷患处。治甲疽,症见足趾甲旁,胬肉高突,时流黄水,疼痛难忍。

  • 橘花

    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柚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郁谢麻科合璧

    见麻科合璧条。

  • 胀满

    病证名。多由脾胃损伤,致气壅滞而成。清·潘楫《医灯续焰》:“胀谓胀于外,满谓满于中,排脏腑而廓胸胁,急皮肤而露筋脉,脐凸腰圆,鼓之如鼓,胸腹之疾也。间亦有胀及于头面四肢者,与水肿大同小异,而此则无水也

  • 阴证头痛

    病证名。指头痛而见阴寒症状者。《医垒元戎·三阳头痛》:“若阴证头痛,只用温中药足矣,乃理中、姜附之类也。”参三阴头痛条。

  • 蜗牛散

    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方。①蜗牛(烧存性)不拘量。为末,入轻粉少许,猪骨髓调,贴患处。治瘰疬。②带壳蜗牛七个。取肉,入丁香七枚于七壳内,烧存性,与肉同研成膏,贴患处。治瘰疬。

  • 毗卢札那

    唐代藏族翻译家。前藏尼木人,自幼聪颖。曾向印度高僧莲花生学习梵文和医学。一生译著甚多。译有《甘露精义八支密诀》、《赞木央本草》、《四续释难明灯》等医著。所译医著,对宇陀·元丹贡布撰写《四部医典》多有帮

  • 张叔承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三锡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