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种郁证的总称。见《丹溪心法·六郁》。指气郁、湿郁、痰郁、热郁、血郁、食郁。《医学正传·郁证》:“夫所谓六郁者,气、湿、热、痰、血、食六者是也。”详各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苦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笔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山大颜之别名,详山大颜条。
眼科病证。见梁翰芬《眼科学讲义》。即色似胭脂证。详该条。
见《盘珠集胎产证治》。即妊娠疟。详该条。
同热邪传里。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DU3。原名阳关。出《素问·骨空论》王冰注,近称腰阳关。别名脊阳关,背阳关。属督脉。位于腰部第四、五腰椎棘突之间,约与髂嵴相平处。布有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腰动脉后支。主治腰骶痛,月经不调,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石仙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七怪脉之一。脉象忽疏忽密,节律紊乱如解索之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