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则。出《素问·痿论》。阳明属胃,主受纳水谷,化生气血,营养全身,滋润宗筋。阴阳经脉总会于宗筋,宗筋起约束骨节而使关节滑利的作用。痿证多因阳明经脉不足,使宗筋松弛所致,故有此说。然肝肾不足,下元亏虚也
病名。多由感受时气,心经本虚,而直中其邪所致。症见舌出如蛇,伸缩不停,吐酸水顽痰等。参见弄舌风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药学家。著《日用本草》八卷。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金线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医学门径书。清·江涵暾(字笔花)撰于1824年。4卷。江氏字笔花;医镜,系取可供借鉴之义。卷1总论四诊八纲、伤寒、时疫诸症;卷2内科诸证、按脏腑分部辨证、用药、处方;卷3儿科;卷4妇科。均先论后方,内
病名。九虫病之一。又名膈虫病。《诸病源候论·九虫病诸候》:“弱虫,状如瓜瓣。”其症令人多唾。参见九虫病条。
推拿手法名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以腋部夹紧患肢的腕部向后牵拉,一手托住患肘鹰嘴部,另一手挟置患肩并缓稳柔和地向前推。适用于肘部疾患。
即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,见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。为疮疡陷证之一。多见于有头疽毒盛期。因气不能引血化腐成脓,火毒反陷入营所致。证见:疮色紫暗,疮口干枯无脓,根盘散漫,壮热、口渴、便秘、尿短赤,烦躁不安,神昏谵语,舌绛脉数等
五行理论称为肝木乘脾土。由于肝气横逆,疏泄太过,影响脾胃,以致消化机能紊乱。主要证候有头眩、易怒、胸闷、胁痛以及脘腹胀痛、厌食、大便泄泻、脉弦等脾虚症状;若主要表现为嗳气、吞酸、呕吐等犯胃症状者,则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