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。为鸡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隋唐时期医药机构的职称。隶属于太医署。掌管药园的全面工作,共2人。参见药园条。
【介绍】:见孙志宏条。
指将针从刺入的穴位内拔出。出《灵枢·厥病篇》。又称引针、去针、发针、拔针、退针,俗称起针。金·何若愚在《流注指微赋》中指出:“出针贵缓,急则多伤。”参见出针法条。
病名。即下颌关节脱臼。见《疡医大全》三十六卷。详颊车蹉条。
【介绍】:西汉时医生。是淳于意的弟子。
见《串雅内编》卷三。即巴霜顶,见该条。
即主药、辅药、佐药、使药。详君臣佐使条。
病名。绕足胫而生的一种肿疡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由湿热下注,蕴蒸肌肤而成。其症绕足胫生核数个,日久肿痛,溃烂流脓血,缠绵难愈。治宜健脾利湿,清热解毒。内服防风通圣散化裁;局部发热者,服当归拈痛汤。外贴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齐大臣,兼通医术。字叔正,安平(今河北保定)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