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菟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木槿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汪绂条。
针法刺激强度的分类。指介于强、弱刺激之间的针灸刺激量而言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肉豆蔻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张氏医通》卷十六方。生石膏、知母、炙甘草、人参、甘草、兰香、防风、升麻、桔梗、连翘、半夏、白豆蔻。水煎服。治消中能食而瘦,大渴便秘。
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又名曲鳅。系生于腘窝委中穴部位的痈。多因胆经积热流入膀胱经而成。或因患肢破损,湿疹糜烂等感毒诱发。初起木硬肿痛,皮色微红,或焮热色赤,肿块形成则患肢小腿屈伸困难,自感恶热。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金雀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十五络脉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足太阳络脉,见该条。
十二剂之一。用温热药物以祛除阴寒痼冷之剂。参热可制寒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