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霍乱》。即寒气霍乱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广州人。曾专心研究医学,常为贫苦人治病而不受酬报。
病名。见谢观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因肝火湿热太甚下注,或新婚伤损,或交合不洁染毒而成。症见阴户一侧或两侧结肿,形如蚕茧。治宜清肝泻热解毒。方用逍遥散加减,或用甘草水薰洗。
导便法之一。用蜂蜜适量,在锅内熬煎浓缩,趁热取出,捻成如小指样二寸长的栓子,塞入肛门内(见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)。适用于病后或老年、新产,因肠胃津液不足,大便秘结,体虚不任攻下者。
见《中草药资料》。为牛马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又名《白喉忌表抉微》、《白喉治法抉微》。1卷。清·耐修子撰。刊于1891年。作者参考郑梅涧、张绍修二家治法,结合个人经验撰成此书。书中反对用发表之剂治疗白喉,推崇养阴清肺之法。并介绍了若干验方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一。即疔疮。见该条。
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即腋疬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凌奂条。
古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。即蛊注痢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