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鬲,通膈。即膈消,详该条。
见《履岩本草》。为千里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即气海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肓之原,出于脖胦。”
病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能远怯近症。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女萎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蛊毒病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蛊毒病诸候》:“其面色青白,又云其脉沉濡,病发时,咽喉塞,不欲闻人语,腹内鸣唤,或下或上,天阴雨转剧,皮内如虫行,手脚烦热,嗜醋食,咳唾脓血,颜色乍白乍青,腹内胀满,状
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字节之。清平(今属河北)人。于潜心经学之余,旁及医、卜、星、算、音乐,著述甚多。医书有《潄芳六述》、《六述补遗》、《外科六述补遗》、《本草杂著》等。
见灵枢经条。
指灸治。《左传》成公十年:“疾不可为也。……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。”
气功铭文。原刻于一十二面体角柱形玉佩上,约刻于公元前380年前后(即战国初期)。原拓片见《三代吉金文存》卷二十,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关气功的文字记述,共四十五字:“行气,深则蓄,蓄则伸,伸则下,下则定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