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即全蝎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二。即冲疽。见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金匮要略·痰饮咳嗽病脉证治》。疼,义同痛。详腰痛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ST5。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。别名髓孔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面部,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,闭口鼓气时,即出现沟形凹陷的下端处。布有面神经及颊神经,前方有面动、静脉通过。主治齿痛,颊肿,牙关紧
即温经汤第三方,见温经汤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黄荆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高淑濂《胎产方案》,即子痫。详该条。
即手第二指。又称次大指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大肠手阳明之脉,起于大指次指之端。”
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。详十三指形条。
【生卒】:十五世纪上半叶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浙江衢县人。世医出身,晚年贯通医术,尤其精于小儿科,医理主要宗钱乙,编成《袖珍小儿方》10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