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嗽血

嗽血

证名。见《证治要诀·诸血门》。①泛指血由咳嗽而出之症。又称咳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咳血即嗽血。”有外感内伤之别,详见外感嗽血内伤嗽血条。②指咳声轻而多痰、痰中挟血之症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咳血、嗽血皆从肺窍中出,虽若同类而实有不同也。盖咳血者少痰,其出较难;嗽血者多痰,其出较易。”治宜清痰降火,用瓜蒌、贝母阿胶海浮石竹沥之属。亦有脾虚者,可兼见食少泄泻,宜用理脾阴正方、六君子汤加桑皮五味子,有火加逍遥散。本证可见于支气管扩张、肺化脓症、肺结核等疾病。参见咳血、嗽血有关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猪胆汁导

    导便法之一。用猪胆汁加入醋少量,和匀,灌入肛门内(见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)。适用于病后或老年、新产,因肠胃津液不足,大便秘结,体虚不任攻下者。

  • 张登

    【生卒】:十七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诞先。江苏吴江人,系名医张璐之长子。业医,学有家传,与其弟张倬(飞畴)共同参订张璐所诠次的《伤寒缵论》、《伤寒绪论》各二卷,又根据《观舌心法》等书,结合自己经验

  • 巨屈

    颊下曲骨处。《灵枢·五色》:“巨屈者,膝膑也。”张景岳注:“巨屈者,颊下曲骨也。”即认为巨屈的异常可以反映膝膑部位的病证。

  • 府精

    ①膻中之精气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:“毛脉合精,行气于府,府精神明,留于四脏。”《类经》卷三:“行气于府,府者气聚之府也,是谓气海,亦曰膻中。”②脉中之精气。王冰注:“府,聚也。言血之多少,皆聚见于经脉

  • 乳岩

    病名。见《丹溪心法》卷五。又名石榴翻花发。多见于中年以上妇女。因恚怒忧思,肝脾气逆所致。初起乳中结核大如枣栗,渐如棋子,不疼不痒,无红无热,一年或二、三年渐渐肿大,始生疼痛,痛则无解。未溃时肿若堆栗或

  • 毒气攻心

    证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卷一。泛指因疮毒邪盛正虚,或失治、误治,致使毒邪内攻,扰及心营所致。证见心中烦乱,神昏,或恶心欲呕等。相当于败血症或脓毒血症。治法参见疔疮走黄。

  • 外命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即复溜,见该条。

  • 内经吴注

    见黄帝内经素问吴注条。

  • 杨梅疮

    病名。感染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六。又名霉疮、广疮、时疮、棉花疮。由气化(间接)传染和精化(接触)传染而得。临症先患下疳,或患横痃,然后发杨梅疮。发病前有全身性发热、头痛

  • 金沟

    名词。出《素女经》。泛指阴道前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