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痘呛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由感受漆毒而发生的皮肤病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五。又名漆咬。因禀性畏漆,感受漆气而成。多发生在暴露部位,接触的皮肤突然焮热作痒,起小丘疹及水泡,抓破则糜烂流水;重者可遍及全身,并见形寒、发热、
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回回蒜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阳热偏胜出现局部肿痛的现象。热郁于肌肤腠理,气血壅塞,热盛则血聚成脓,表现红肿热痛,故疮疡属热者必红肿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风胜则动,热胜则肿。”王冰注:“热胜则阳气内郁,故洪肿暴作,甚则荣气
元代医官职称。为中级官员,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,官阶从三品。
六律中的六阳律之一。详六律条。
春秋时代秦国著名兽医。善于根据马的外形鉴别马的优劣。
十二经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水》。即足太阳膀胱经,见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京门,见该条。
《幼科金针》卷下方。枯矾、龙骨各五分,麝香五厘,红棉灰(即干胭脂灰)三分。为末,先用棉球拭去脓秽,取少许,吹耳。治耳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