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风邪郁积于肺,复感寒邪而致的咳嗽。参见寒嗽条。
手少阴的经筋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手少阴之筋,起于小指之内侧,结于锐骨,上结肘内廉,上入腋,交太阴,挟乳里,结于胸中,循臂,下系于脐。”
书名。1卷。清·陈虬撰。1902年东瓯霍乱流行,陈氏以白头翁汤加减等方治疗,颇有效验,遂编此书。作者辨析瘟疫霍乱,对其病因、治法等多所答辩。现有《中国医学大成》本。
证名。见《张氏医通·杂门》。指阴虚盗汗之偏于火旺血热者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阴虚者,阳必凑之,故阳蒸阴分则血热,血热则液泄而为盗汗也。”治宜清火补阴,用当归六黄汤。参见阴虚盗汗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攒竹,见该条。
病名。即伤食泻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泄泻源流》:“食泄,脉弦紧,腹痛则泄,泄后痛减。”详伤食泻条。
病证名。见秦伯未《中医临症备要》。即物偶入睛证。详该条。
见《种福堂公选良方》。为黄蜡之别名,详蜂蜡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木防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兰香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