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指盘肠而生的痔疮。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七。多因气血虚损,湿热侵入大肠所致。症见直肠脱出二三寸,痔核如棉子大,环聚而生,肿痛溃浓,甚或阴部亦肿,过劳易发,治宜托里排脓,兼服金蚣丸、中九丸。外用麻凉膏
病证名。亦称太阳腑证。为太阳经邪热不解,内犯膀胱所致。有蓄水与蓄血之分。《伤寒溯源集·中风失治》:“太阳者,膀胱之经也。……太阳之经邪不解而内犯膀胱,则下焦不蒸而气液不得上腾。”《伤寒论辨证广注·太阳
《增补万病回春》卷五方。枳壳、天花粉、荆芥、薄荷各五分,黄连、牛蒡子各八分,连翘一钱,栀子六分,甘草三分,灯草十根。水煎服。治舌下肿如核大,取破出黄痰,已痊而复发者。
运气术语。指一年的运气有平气、不及和太过三种情况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三气之纪,愿闻其候。”
见《卫济宝书》卷上:“当决之,决而以油捻子塞之,良久乃去,可以尽毒。”即在药捻子上润以油类的使用方法。见捻子条。
外科著作。3卷。清·时世瑞撰。刊于1831年。此书为时氏家塾教本,故以歌诀形式写成。首论痈疽原委及辨证治则;次述身体各部疮疡、丹毒。词语简明,便于记诵,为初学中医的门径书。现存初刻本。建国后有影印本。
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。即涕。详该条。
见《世医得效方》。为木芙蓉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略六书·杂病证治》。又称酒积泄、酒积五更泄泻。详各条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四季青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