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见《医学正传》。指汗出异常的症候。一般分自汗、盗汗两类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汗出一证,有自汗者,有盗汗者。”由于病情不同,汗证有阴汗、阳汗之分。并有战汗、狂汗、红汗、漏汗、阴盛格阳汗、亡阳汗
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字子林。瓯宁(今福建建瓯)人。精痘疹专科。
见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条。
见女科、产后编条。
病证名。指脾经风热上壅而多涎。《太平圣惠方》:“儿多涎者,风热壅结,在于脾脏,积聚成涎也。若涎多,即乳食不下,涎沫结实,而生壮热也。”治宜清脾泄热。
见《大明一统志》。为琥珀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出《难经·三十五难》。即胆。因胆所贮藏的胆汁清而不浊,故名。
解剖部位名。即下颌关节。
推拿手法名。①即法。见该条。②即搓法。见该条。
针刺辅助器具。呈管型,长度略短于所用毫针,粗细以通过针尾为度。应用时将针放入管内,置于穴上,以指力弹击针尾,使针迅速刺入皮内,可以减轻疼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