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出《王安卿采药志》。为大金钱草之别名。②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蜘蛛抱蛋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针具名。出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。指形如铍针的砭石。
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:“足阳明之经,胃之脉也。其直者,以缺盆下于乳。因劳动则足腠理虚,受风邪,入于荣卫,荣卫否涩,气血不流,热结于乳,故令乳肿。其结肿不散。则成痈。”实为乳痈的早期症状。
病证名。指脾肾阳浮不敛的发热。《金匮翼·阳浮发热》:“阳气虚浮,其端有二:或脾胃气虚,阳浮于外。其症上见呕恶,下为溏泄,其脉大而不实,身虽大热,切忌寒凉,宜甘辛温药温其中,使土厚则火自敛也;或肾虚火不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芫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楚条。
即肾火偏亢。详该条。
参见《王室养生保健全书》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即箕门痈。见该条。
与脉象相应的病症。如浮脉主表证,沉脉主里证,迟脉主寒证,数脉主热证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