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叶完初

叶完初

【介绍】:

叶向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色油丹

    病名。出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六。即五色丹。见该条。

  • 丫叉毒

    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八。即虎口疔。见该条。

  • 方骨

    骨名,即骶骨。《伤科汇纂》卷二:“男女腰间,各有一骨,大如掌,有八孔,……即方骨也,”“……方骨一节,在尾蛆骨之上。”

  • 翰林医官使

    五代时官名。五代时无医疗机构的设置,仅设此职以掌管医事。

  • 灾眚(shěng 省)

    灾害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灾眚时至。”

  • 红柴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苏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脾胃湿热

    证候名。湿热内蕴,中焦气机升降失常,脾湿胃热互相郁蒸所致。症见脘腹痞满、不思饮食、呕恶、厌恶油腻、体倦身重、身热、口苦、渴不多饮、尿少而黄,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,舌苔黄腻,脉濡数。治以清热利湿为主

  • 沆瀣(xiè 谢)丹

    《幼幼集成》卷二方。原名集成沆瀣丹。川芎(酒洗)、大黄(酒洗)、黄芩(酒炒)、黄柏(酒炒)各九钱,黑牵牛子(炒,取头末)、滑石、连翘、炒赤芍药各六钱,薄荷叶、枳壳(麸炒)各四钱五分,槟榔(童便洗、晒)

  • 蛇蜥

    见《动物学大辞典》。为脆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狐气疝

    病证名。疝证之一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又名偏坠。因小儿啼哭,吸气不止,内动肝气,肝脉络于阴器,肝气结聚不散,以致阴核一侧肿大,时上时下。治宜理气和肝。用金铃子散加当归、木香、蝎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