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

①音利(lì)。疫病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民乃厉”,“厉大至”。②音赖(lài)。古同癞。癞病。厉,本作疠。即麻风。《史记·范睢传》:“漆身为厉。”《素问·风论》:“疠者,有荣气热胕,其气不清,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,皮肤疡溃。”所述的症状与麻风类似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医随笔

    书名。6卷。清·周学海撰于1891年。作者汇集读书、临症之笔记而成。卷1证治总论;卷2形气、脉法类;卷3~4证治类,列各种病症证治;卷5方药类,审辨药物性味效用;卷6评释类,为作者研读古医书的心得体会

  • 认药白晶药鉴

    蒙药书。伊舍巴勒珠尔著于十八世纪。全书用藏、梵文对照编写。按石类、珍宝类、草药类对801种药物进行分类,并说明每种药物的产地、形态、性味、功能。对“三子”、“四凉”等药物作了解释。现存木刻本。

  • 合昏皮

    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为合欢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桐子油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桐油,详该条。

  • 蛇退草

    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夜关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阴证伤寒

    病名。指病邪直中阴经的虚寒证。见《通俗伤寒论·阴证伤寒》。分寒中太阴、寒中少阴、寒中厥阴三类。寒中太阴用胃苓汤、附子理中汤等方;寒中少阴用真武汤、附姜白通汤等方;寒中厥阴用当归四逆汤、通脉四逆汤等方。

  • 菖蒲

    ①出《本草衍义》。为水菖蒲之别名。②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石菖蒲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痰稀白

    属湿痰、寒痰。若兼咳而声音重浊,鼻塞,多为外感风寒。

  • 针灸捷法大全

    见针灸大全条。

  • 舌瘤

    病名。《咽喉经验秘传》:“舌上生恶肉,渐肿不痛,名舌瘤。”治宜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。参见舌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