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架牛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古钩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古钩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千金要方》。即牙龈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腰痛之一。又称湿痰腰痛。《症因脉治·内伤腰痛》:“脾湿不运,水饮凝结,则为痰注腰痛。”症见腰间重滞,牵引背脊,一块冷痛,得寒更甚,得热稍减,或兼见大便泄泻,或见腰间肿而按之濡软不痛,皮色不变,
证名。指胁部撑胀满闷。可见于痰饮、心病、肝病等。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:“心病者,胸中痛,胁支满,胁下痛,膺背肩甲间痛……。”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:“肝病,头目眩,胁支满。”《金匮要略·痰饮咳嗽病脉证治
见《中草医药经验交流》。为黄毛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仁斋直指条。
病证名。《妇科指归》:“胎前胃痛不能忍者,多因肝气不调,胎气不顺,只可轻轻为之止痛。用乌梅一个煎汤,摩干佛手5、6分,服二、三次。”
即舌疮。详该条。
气功功法。是托名墨子而引动内气,为布气打基础的一种行气功法。见于宋《云笈七韱》卷59中。其方法:正仰卧,握固,叩齿,嗽口咽津,缩鼻徐徐纳气,将极满,以口徐徐吐之,吐后一咽,又复鼻纳气,口吐之;凡纳气,
推拿手法名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又名拨络法、弹拨法、抻法。用手指按于穴位上,适当用力来回拨动。能解痉止痛,对松解软组织粘连有一定的作用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金鸡尾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