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苦芺之别名,详该条。
疾病的发生和经过。《灵枢·寿夭刚柔》:“谨度病端,与时相应。”
病名。出《灵枢·经筋》。十二经筋病中的足阳明筋病。《灵枢注证发微》:“此证当发于三月之时,故名之曰季春痹也。”详足阳明经筋病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月经来时,自觉有两条筋从阴部中吊起至两乳,疼痛难忍,身上发热。方用川楝汤(川楝子、大茴香、小茴香、猪苓、泽泻、白术、乌药、槟榔、乳香、延胡索、木香、麻黄、生姜)。临床少见。
【介绍】:见汤颢条。
出《经效产宝·续编》。即产后孤阳绝阴。详该条。
见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为马缨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五引倪涵初方。又名初起第一方。黄连、黄芩、白芍药、山楂肉各一钱二分,枳壳、厚朴、槟榔、青皮各八分,当归、地榆、甘草各五分,红花(酒炒)三分,桃仁一钱,木香二分。水煎,空腹服
由金创等外伤而致的痉病,即破伤风,出《诸病源候论》。
见佛教经《四分律》。指月经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