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指闷乱烦热之状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参见闷瞀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大四块瓦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翠云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邹氏纯懿庐集条。
病证名。又名风赤眼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零五:“论曰目赤烂者,睑眦俱赤且烂,见风益甚,又谓之风赤眼。此由冲冒风日,风热之气,伤于睑眦,与津液相搏,故令赤烂也。迎风则作痒泪出,遇热则伤烂眵多。治宜镇平肝气
气功术语。见秦仲三《气功疗法和保健》。即肩与胯合,肘与膝合,手与足合。
古病名,出《诸病源候论·诸注候》。风注、寒注、气注、生注、凉注、酒注、食注、水注、尸注等九种注病的总称。
病名。即趼子。见该条。
①标本的同义词。②指病情发展经过之始终。《灵枢·禁服》:“必审按其本末,察其寒热,以验其脏腑之病。”
病名。见《幼幼集成》。系指口角生疮,多见于小儿。即口吻疮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