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怪脉之一。脉象浮数之极,有出无入,如锅中水沸,绝无根脚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串疽。见该条。
《儒门事亲》卷十二方。甘遂(面裹不令透,水煮百余沸,取出用冷水浸过,去面焙干)、大戟(醋浸煮干)、芫花(醋浸煮)各半两,黑牵牛子、大黄各一两。为细末,水泛为丸,小豆大,每服五十至七十丸,临卧温水送下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羽叶三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外科启玄》卷十一。又名蠹肉。系疮口肉芽组织生长过度,长期不愈的病证。多因疮口换药不及时或局部用药不当刺激疮面所致。古方用乌梅肉捣烂外贴;或乌梅烧灰,少加轻粉敷之;或用远志末酒调涂之。更有用硫
【介绍】:见田云槎条。
病名。出《洞天奥旨》卷九。即阴包毒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黄良佑条。
雍容自得。《灵枢·通天》:“阴阳和平之人,其状委委然。”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系心经实火所致。《审视瑶函》:“此症大眥之间生一漏,时流血而色紫晕。”参见漏睛疮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