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。清·凌奂撰。作者得其师吴古年之《本草分队》遂以此为基础,集诸家本草之药论,补入药物有害于疾病之内容,更名《本草害利》。其分类仍沿袭《本草分队》之旧,按脏腑列十一部(队),各部又分温凉补泻,以猛将
太医署教师职称。负责协助医博士的教学活动。官阶从九品上参见太医署、医博士条。
见伤寒论注条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莙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又名风眼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八:“此由冒触风日,风热之气伤于目,而眦睑皆赤烂,见风弥甚,世亦云风眼。”参见眼弦赤烂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山扁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此症谓目无病故,时常如哀如悲,泣下沾襟……,盖肾水不足,肝气渐弱,液道不固,一也;膏血耗伤,津液不洽,虚火内迫,二也。清冷者其常,间有热而浑者,乃正为邪沴,……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蛇蜕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八。即虎口疔。见该条。
用活血祛瘀药物以消散瘀肿。参见祛瘀消肿、破瘀消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