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兰室秘藏·眼耳鼻门》。即助阳和血补气汤,见该条。
因七种情志刺激过度,使气机逆乱而发生的类中风证。即喜中、怒中、忧中、思中、悲中、恐中、惊中等。
指中药材加入酒中浸泡,作酒饮用的一种剂型。详酒剂条。
证名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热气蓄聚伤胞,所以胞合。”参见胞肿如桃、目疡等条。
见《医宗金鉴·妇科心法要诀》。指妇女身体无病,而月经每两月一行者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韶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明代官名。为生药库之最高官职,主管该库事务。参见生药库条。
病证名。崔秉铣《妇科宗主》:“闺女十五、六岁,月经行一、二次或从来未行,而经闭者,人渐渐黄瘦,内骨蒸热,咳嗽或腹内有块时疼,名曰童子怯。”治疗参见室女经闭条。
指脾气失却正常的运化功能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土气不调,四肢不举,言无音声。”
病证名,出《本草纲目》,又名小儿唇紧、紧唇、紧唇疮、沈唇。指唇疮所致的口唇紧急,难于开合的症状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:“脾胃有热,气发于唇,则唇生疮,而重被风邪,寒湿之气搏于疮,则微肿湿烂,或冷或热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