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医学纲目·伤寒部》。又称热气霍乱。多因感受暑热湿浊之邪,或内伤饮食厚味,郁遏中焦所致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热至则身热,吐下霍乱。”《霍乱论》:“倘热霍乱因暑邪深入而滞其经隧,显脉细、肢
出《尔雅·郭璞注》。即莲子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山瘴疟候》,即瘴疟,详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汉代医生。讲求服食导引之术,兼通医道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又名盗汗。详该条。
辨证方法之一。即根据疾病的不同表现来推求病因、病理变化,提供治疗用药的根据。如眩晕、震颤、抽搐多属于风;发热、烦躁、发狂、神昏多属于火等。这种分析的方法,称为辨证求因。临床上常结合八纲辨证来互相补充。
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。
见《东北资源植物手册》。为罗布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药学家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本草要诀》1卷,已佚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枢要》卷三。多因劳伤肺气,复被外邪所袭而成。瘤体软,皮色如常,无寒无热,随喜怒而增大或缩小。治宜益肺调气,化痰散结。用通气散坚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