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冷热疳

冷热疳

病证名。疳疾的一种证型。①疳疾发病的新久和寒热虚实错综复杂的证候。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“疳之新者为热疳面黄脸赤,骨热盗汗鼻干口臭唇焦烦渴,心躁惊悸,情意不乐;若疳之久者为冷疳,目肿腹胀,便利不定,泻粪肥腻或似油珠,烦渴黄疸。热疳病多在外,冷疳病多在内,又有冷热二证交互,非新非久,不内外因者。治冷疳木香丸(木香青黛槟榔肉豆蔻麝香、续随子、虾蟆):治热疳胡黄连丸(胡黄连黄连朱砂)。”②《证治准绳》引《庄氏家传小儿二十四候·第一候》:“泻脓血,日渐瘦,是冷热疳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双喉闭

    病名。指喉痹症之发于双侧者。见《古今医鉴》卷九。即喉闭。见该条。

  • 会元针灸学

    针灸著作。又名《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》。焦会元编。综合性针灸著作。书中除引录古代多种有关针灸文献外,还对于每个腧穴名称作了解释,并在治疗方面,提供了作者的经验。现有1937年铅印本。

  • 是跖的异体字。参见跖、跖跛条。

  • 余士冕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余幼白子,字子敬,安徽歙县人。精通医术,救治垂危病证常有奇效。根据临证经验,对其曾祖父余午亭所撰《诸证析疑》作了补充。

  • 臀痈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理例》卷五。即生于臀部的痈。由膀胱湿热凝结而成。初宜隔蒜片艾灸,内服仙方活命饮。证治见外痈条。

  • 郎中

    古代南方对医生的一种称谓。此名称始自宋代,相沿至今。

  • 痧症旨微集

    见痧法备旨条。

  • 清热消风散

    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二方。皂角刺、陈皮、连翘、柴胡、黄芪、炒苍术、红花各一钱,天花粉、黄芩、川芎、白芍药、甘草、当归、金银花、防风各五分。水煎,食远服。治痈疽疮肿已成未成之际,红肿焮痛,高

  • 阴黄

    病名。①黄疸病两大类型之一。因阳黄日久转化,或因脾阳不振、寒湿内蕴、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肤所致。《景岳全书·黄疸》:“凡病黄疸而绝无阳证阳脉者,便是阴黄。”症见身目黄色晦暗,胃呆腹胀,神疲乏力,胁肋隐痛

  • 铁蜈蚣

    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水菖蒲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