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则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对结聚之证要使其消散。例如痰热互结心下,胸脘痞满、按之则痛,宜小陷胸汤以宽胸散结;又如瘿瘤、瘰疬,须用软坚散结法以散之。
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八。即杨梅圈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郑承湘条。
证名。见《素问·热论》。为多种疾病常见症状之一。由风热所致者,症见头痛发热,鼻内干燥,脉浮。治宜辛凉解表,用麻杏石甘汤加减。由肺燥所致者,症见鼻燥、鼻咽干、无涕,唇口干渴;或伴有干咳、咯血,舌红,苔干
病证名。见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子嗽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指小儿腹大而有青筋者。见丁奚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鹿茸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身体,与精神相对而言。
病证名。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:“胎前手足麻木,此属血少,宜养血安胎,以八珍汤为主。”
【介绍】:北宋医家。邵武(今福建邵武)人。曾注解《圣济经》。